滁州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如醉翁亭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鳳陽花鼓、瑯琊山廟會、全椒縣太平古城等,為了探索挖掘滁州市各地區(qū)所蘊含和彰顯出來的歷史文化,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赴全椒縣人文調(diào)研小分隊”(韓宗燃、何新渝、房承宇、陳澤磊、胡安、胡威)于6月18日至6月25日前往全椒縣,對太平古城、吳敬梓故居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團隊于6月18日乘車前往全椒縣,對全椒縣進行人文調(diào)研,首先是來到了全椒縣的太平古城,全椒太平古城由128棟原真精雕收藏級古建筑組成。以33米高純榫卯結(jié)構(gòu)建造的縉福樓為地標樓,由128棟精品雕花古建筑組成古城磅礴風貌,打造代表中國文化藝術(shù)的全新文化自信精神地標,以代表椒陵大地的本土文化。
圖為實踐隊在太平古城大門,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韓宗燃攝
實踐團隊進入太平古城后,開始對太平古城后的文化建筑進行調(diào)研,下圖為太平古城最具有特色的縉福樓,是太平古城的地標樓,此樓高以33米,以純榫卯結(jié)構(gòu)建造而成。圖為實踐隊在太平古城內(nèi),
6月21日,實踐團隊前往吳敬梓先生故居,吳敬梓先生字敏軒,號粒民,安徽全椒人,祖籍浙江溫州。因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移居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清代文學家,吳敬梓先生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文木山房詩說》七卷。
下圖為吳敬梓先生雕像
通過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該實踐團隊對這座滁城文化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