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聚星計劃志愿者感悟 鄭茜蕾
作者:鄭茜蕾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
在這個志愿服務盛行的暑假,我參與了博樂百花和博樂歷下兩個機構的輔課活動,并且聽了一場關于孤獨癥的講座。這三次活動讓我接觸到了不同性格和特點的孤獨癥孩子,讓我對他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次輔課,我遇到了可愛、愛笑的大軒。我們一起做手工,一起做手指操。他有時候會任性地不好好坐著,但是他的笑容總是能治愈我的心情,讓我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第二次輔課,我認識了活潑甚至有些淘氣的陶陶。他會黏人地、執(zhí)著地拉著我的手,也會淘氣地拒絕聽課。這個下午讓我知道,盡管我有著十二分的耐心和熱情,這些孩子們有時也會讓我力不從心。在聽講座的那天,我又見到了一個聰明而又神奇的小男孩。他不識字卻能在日歷中準確找到節(jié)氣所在的日期;他雖然只有五六歲,但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拼完七百多塊的拼圖;他還是一個小導演,用手機記錄自己的生活。只有在他對某個時間段應該做某件事的刻板行為和他控制不住的甩手動作中,我才能看出他是一個不那么“完美”的小孩。同時,在一天的講座學習中,我也了解了什么是融合教育,并且學習了如何與這些星星的孩子相處。
雖然之前也有過做類似志愿活動的經驗,但是每一次新的活動仍然會讓我收獲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比如說,這次我參與了不同類型的輔課,有手工課、繪本課、數學課,讓我對機構中的教學有了更完整的體驗;我也接觸到了不同性格和特點的小朋友,讓我對孤獨癥群體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但與此同時,我也看到了在幫助孤獨癥小朋友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多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教小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更何況是這些需要我們更多關心和照顧的孩子們。在輔課過程中,我明顯感覺到老師們人手不足,如果小孩子們一起吵鬧起來,老師們也難免力不從心。同樣地,家長們也經常感到精疲力竭。志愿者們雖然可以幫助緩解一部分壓力,但是我們也需要有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務這些孩子們。比如說,我在最開始的時候可能就會下意識地去幫他們做一些事情,但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這樣會剝奪他們自主學習的機會?上У氖,這樣的專業(yè)人員在社會上是少之又少的。
幾次志愿活動下來,我深刻地感受到,作為志愿者,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學習更多的知識,讓自己在志愿服務中變得更加“專業(yè)”。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更多地向身邊的人宣傳和普及孤獨癥的相關知識,讓這個群體的孩子們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幫助。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3-09-02 關注:
大學社會實踐推薦
- 三下鄉(xiāng)綠色港灣行動
- 隨著人口與經濟的爆炸式增長,由此產生的大量垃圾所帶來的對人居環(huán)境的影響已經擺在了人們的眼前,著手解決這個問題關系到人類的可持續(xù)
- 大學社會實踐 09-02
- 明凈之道,何忍污之
- 為響應江蘇省團委和江蘇科技大學校團委的號召,開展“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結合“綠色港灣行動—垃圾有去處,環(huán)境在保護”的實踐主題
- 大學社會實踐 09-02
- 垃圾分類,青年在行動
- 為進一步貫徹和實施團中央有關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的批示精神,踐行志愿者精神積極服務于社會,發(fā)揮大學生在當代社會的先進性作用,江蘇科技
- 大學社會實踐 09-02